“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一语,见《素问•六节藏象论》。对此,后世医家约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为取决于胆的升发之气。如李东垣《脾胃论》说:“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意思说是,胆为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发,因而“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与此相应,人体中的胆气升发,则十一脏相从而功能协调旺盛。反之,胆气不升,首先影响脾胃升清降浊以运化水谷的功能,导致泄泻、痢疾之类的病变发生;进而又因水谷精微化生不足,使五脏六腑失其充养而功能衰退。所以说,十一脏的功能取决于胆的升发之气。?
一为取决于胆的决断功能。如王冰根据《素问•灵兰秘典论》关于“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的认识,指出:“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而程杏轩引《医参》更进一步申述:“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经言很宜旁通,凡人所不畏者皆是也。遇大风不畏,则不为风伤;遇大寒大热不畏,则不为寒热中;饱餐非出于勉强,则必无留滞之患。气以胆壮,邪不可干。故曰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以胆主决断功能的正常与否来理解《素问•经脉别论》中所说的“人之勇怯”的含义,勇者为胆主决断的功能正常,气以胆壮,因此,邪不可干;怯者是胆主决断的功能失常,气以胆怯,所以着而为病。不过,其言犹有未尽者,是胆主决断的功能,关系于情志的致病为尤大。所谓决断,即决定判断,犹俗所称胆识或胆量是也。生活实践于临床,事实表明,凡胆气豪壮、无所畏惧的勇者,虽遇大惊卒恐等外界刺激因素,仅是事过则已,不致发病;而胆气薄弱、迟疑不决之怯者,则不免受其干扰,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人的精神意识活动,虽为心所主宰,但其决定判断,却又须依靠于胆。正是胆主决断的功能及其体现出来的“气以胆壮,邪不可干”的作用,可以减轻甚至可以避免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对人体的不利影响,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并使内脏功能的协调状态得以维护。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十一脏的功能又是取决于胆主决断的。?
以上两说,都是联系胆的生理特性或功能来加以阐发,各有所据。因而,均可做为对这句话的理解时的参考。?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