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属 就是根据疾病的属性相类而进行概括归纳。《内经》病机十九条将不同类型疾病病机分别纳于五脏、上下、六气之下,也即是透过疾病不同表象取其相同的实质加以概括,而成为提纲挈领式的认识法则,对临床确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内经》还从观察病之变化指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王太仆加以申述:“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无水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无火者,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这就是说具有热象的病人,投以寒凉药反而更热,应取育阴和阳或滋阴降火的方法,才能退其热;具有寒象的病人,取温热药反而更寒,应取扶阳和阴或助阳益阴的办法,才能制其寒,这也是求属。?
(2)求同 求属是在求病机的以类相从,求同则有同气相求之义。《内经》说:“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这是就气候环境对人们生活疾病影响而言。寒凉之地,人们为了制寒,喜欢热食,热食过多内郁为病,则宜用寒凉法以治;温热之地,人们为了祛热,喜欢用寒凉之品,凉食过甚内蕴为病,则宜用温热法治疗。求同的另一义是在异中求其相同的地方。对疾病来说,从同中见出异,同是表象;从异中见出同,同是本质,在治疗上就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别。但无论何种治疗方法,目的仍然是求得良好转归,以至痊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治则运用体会之必须求本 下一篇:治则运用体会之必须求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