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我国的发生的可能比较高,并且近年来出现年轻化趋势,胃癌患者中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上升到当前的3.3%。
胃癌发生在胃,这很自然令人想到它与食物有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食物被人吃下后首先停留在胃,又在胃内消化,胃要经常受到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的刺激,而食物中存在的各种致癌物、促癌物也自然接触胃。
胃癌的发生有诸多原因,但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不规律是年轻人胃癌发病的可能增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当
很多年轻人在饮食上喜欢刺激,追求味蕾上的满足感,所以日常饮食中特别是“下馆子”时对辛辣、腌制、熏烤、煎炸类饮食十分偏好,甚至到了无辣不食、就餐必烤的程度。殊不知,过食这类饮食于健康非常不利。
辣椒味道辛辣,能增强食欲,吃辣椒会令人产生一种“快感”而使人上瘾。但过食辣椒会使人燥热、上火,其强烈的刺激性会让我们的胃难以消受。而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胃内会转变成亚硝胺,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致癌性。煎炸、熏烤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杂环胺、苯并芘等食品污染物,二者都属于强致癌物。
杂环胺类化合物主要产生于高温烹调的加工过程中,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在高温烹调时更容易产生,当温度从200℃升至300℃时,杂环胺的生成量可增加5倍。动物试验发现,苯并芘经口摄入后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仔体内。
2、嗜烟酗酒
年轻人相聚餐桌上往往豪饮,不醉不休,使得胃壁持续受到酒精的刺激,损伤胃黏膜,极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症和溃疡,导致癌变。
另外,年轻人中嗜烟者较多,过度吸烟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活动,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多种胃病,促发癌变。很要命的是,“烟酒不分家”。餐桌上左手夹烟、右手握杯的情景我们见得太多了,边吸边喝似乎很惬意,但致癌物1+1>2。
3、生活没有规律
职场上的竞争压力使得很多年轻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生活缺乏规律,加班加点,夜生活过度,三餐无时,饥饱无度,这些都会很轻易地诱发胃病,自然会为胃癌的发生留下祸根。
预防胃癌,饮食需三少,了解了胃癌是如何吃出来的,自然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吃。
少吃烧烤熏制食物,避免和减少与致癌物的接触机会!
这几年,烧烤十分走红,刚刚兴起时烤肉多使用木炭,现在很多烧烤店都已改成电烤。有人认为电烤比炭烤安全,可以放心吃。其实,无论炭烤还是电烤原理都是一样的,都要经过高温烘炙,而油与肉经过高温烘炙就会产生芘类化合物,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致癌物苯并芘。所以,偶尔换换口味还可以,如果总是光顾烧烤店,势必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另一方面,为了让食物口味浓烈、富有刺激,一些烧烤店存在过量使用甚至违法使用某些食品添加剂的做法。比如,有的烧烤店一般在拌肉环节即会加入亚硝酸盐、乙基麦芽、肉弹素、羊肉精、猪肉精等,在烧烤环节会加入一滴香、千里香、烧烤香味素等,烧烤完毕后还会加入辣椒精、芝麻油香精等,整个烧烤过程中使用的佐料竟多达十余种。所以,烧烤要少吃,吃不可贪食,颜色太过红艳或香味奇怪时很好不吃。
熏制食品的制作方法有冷熏、热熏和液熏。冷熏法和热熏法均为烟熏法,烟熏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里含有强烈的苯并芘,容易污染食品。液熏食品的致癌危险性较低,但食品的风味、色泽和保藏性均不及普通烟熏食品,受欢迎程度也相对较差。很多熏制食品都是地方风味食品,切记:风味食品只是一种具有独特口味的食品,它未必是健康食品。
戒烟少酒
烟草本身含有致癌物,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胃癌高发50%,吸烟年龄越低,死亡人数越高,而且吸烟史长或伴有胃溃疡病史的人患胃癌的可能性更大。饮酒特别是饮烈性酒的人比不饮酒者胃癌高发2至9倍,这主要与酒精破坏胃黏膜有关。
少盐,少吃腌渍食物,菜肴口味要清淡
饮食过咸会引发高血压,但咸食还会引发胃病。当胃接纳了过量的高盐食物后,由于盐的渗透压较高,对胃黏膜会造成直接损害。动物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当把浓度为20%的食盐水喂给大白鼠后,鼠的胃黏膜会产生广泛的弥漫性充血、水肿和糜烂,继而会出血、坏死。胃黏膜是胃健康的自我保护屏障,高盐饮食会使这一屏障的上皮细胞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增强。高盐饮食地区往往是胃癌高发区,这成为一种规律。在我国,南甜、北咸,东北地区就是我国胃癌的高发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求某种美味、嗜烟好酒、偏爱口重都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吃饭过快、三餐进食不规律、喜烫食硬食、暴饮暴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都和胃癌有一定关系。流行病学调查亦显示,食物因素在胃癌的发病和预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样从生活中减少癌症的发生的可能 下一篇:多吃果蔬对预防肝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