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出现的急性胰腺炎病人通常发病较快,并且可以迅速恶化,常将急性胰 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大类,患者常表现为上腹痛,疼痛向 腰背部放散,腹胀,恶心,呕吐,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 休克。胆道疾病、饮酒、高脂饮食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常见诱因。
诊断:B超好还是CT好急性重症胰腺炎除了检查血、尿淀粉酶外, 医生常常要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B超检查可发现胰腺肿大、胰管扩张、 腹腔积液等,但由于患者肠管积气或肥胖,可使B超检查结果不准确 或难以观察。
而CT可提供客观的胰腺肿大图像,观察其周围渗出和本 身坏死情况,以及所形成脓肿或囊肿的大小。定期复查CT可判断胰腺 炎的恢复情况。所以,我们建议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常规采用胰 腺CT检查。
进食:选择合适时机禁食是急性胰腺炎很重要的治疗措施。但许 多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恢复饮食后,又出现腹痛,使他们害怕进食。 患者何时进食是医生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以往要等到患者腹痛消失, 血、尿淀粉酶完全恢复正常,才开始进流质饮食如稀饭、无油菜汤等。 可临床上发现许多病人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血、尿淀粉酶仍高于正 常值,甚至需要几个月才恢复正常。应当允许此类病人进流质饮食, 但要密切观察,如有不适,随时去医院就诊。
手术:严格控制适应症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我们采用禁食、抗 炎、抑制胰腺分泌等保守治疗均能成功。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则 须采取“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 方案。如患者是由于胆道疾患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常称胆源性胰腺炎, 我们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如患者不存在胆道疾患,我们主张先保守治 疗如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胰腺分泌、静脉营养等。
在此过程中,如患者病情仍不断加重,出现体温高于38℃,白细胞大于2万/m m3、腹腔穿刺液中发现了细菌,应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在疾病后期出 现胰周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也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十分复杂的疾病,由于该病往往来势凶猛,患者病死比例很高。
对于该病的发生,传统的观点认为是胰酶“自家消化”,在治疗上主张清除坏死组织,引流腺腔内渗液,防止坏死组织感染。近年来研究认为,该病病情不断加重是细胞因子在起主导作用,特别是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免疫系统参与,使该病成为一种全身性过度炎性反应。
因此认为保护机体安全渡过炎性反应期,防止器官功能衰竭为治疗该病的关键。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引发急性腹痛的病症(急腹症),是胰腺中的消化酶发生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急性胰腺炎时胰腺水肿或坏死出血,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急剧上腹痛,向后背放射,恶心、呕吐、发烧、血压降低,血、尿淀粉酶升高为特点。
常见的胆石症,胆道蛔虫,手术后遗症和外伤,高血脂症,病毒感染以及暴饮暴食,酗酒和中毒均可致病。
急救原则是禁饮食,解痉镇痛。
1.安静卧床,禁饮食,减少对胰腺的刺激。症状缓解后可饮淀粉粥,禁食脂肪、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一般禁食7~15天。
2.有条件时,可用25%葡萄糖50~1000ml静脉点注。
3.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以解痉镇痛。
4.对症诊疗理念,症状不见好转时,速送医院诊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慢性胰腺炎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 下一篇:目前临床上对于胆囊癌有哪些新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