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治疗后的情况快,治疗结果可靠,只要患者与患者体质允许,都要尽可能地进行手术切除。但由于恶性肿瘤及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又决定了无论是哪种手术,都不可能达到完全清除瘤细胞的目的。原发性肝癌早期症状不显著,诊断比较困难,多数患者待症状明显时,多已不能采取外科完全医治手术。大多数只能进行二期切除,为提高治疗结果,必须采用综合治疗。
1.与化疗联合治疗
手术可以切除病灶,化疗可以杀灭癌细胞,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单一诊疗理念不能起到的作用与治疗结果。
对于需要完全医治性切除的肝癌,如包膜不完整或缺乏、血管癌栓、子灶等可以予以术前经动脉介入化疗或全身化疗。但对其价值仍有很大争议,认为化疗能损伤肝功能,不利手术及有诱发转移之虑。
在手术过程中,估计有碎片癌组织脱落于胸腹腔内者,可以适当使用化疗药进行清洗,以杀灭脱落的癌细胞。
对于肝癌,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尤其是Ⅱ期肝癌,很难完全手术切除,而且手术过程中可出现癌细胞脱落。因此,术后配合经血管介入化疗,尤其是肝癌主灶切除而尚残留有卫星灶,或有肝内播散灶及肝癌切缘仍有癌肿,肝癌与血管等粘连而估计尚有残留者,必须配合化疗。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的研究表明,术后TACE具有显著延长术后无瘤生存的作用。但必须指出,肝癌术后系统性化疗的价值尚不明确,对肝功能良好、能耐受化疗者口服卡莫氟等制剂,显示有一定抗复发作用。
2.与放疗的联合
凡估计不能切除的肝癌,可先予放疗,使之缩小至能切除的情况,再予切除。其治疗结果常与能即期切除者的效果相似。
凡术中或术后发现有下述情况,可在术后进行放疗:①肝癌主灶切除,但尚残留有卫星灶,或有肝内播散灶,术中能作标记,术后予放射治疗。②肝癌切缘仍有癌肿。③肝癌与血管等粘连,估计尚有残留者。④在切除区附近门脉内有癌栓者。术后放射以在术后1个月内为妥。对于术中发现肝癌较大,未能切除,作肝动脉结扎者,可在结扎术后1个月内作放疗,其预后较单纯结扎者为好。
3.与中医药的联合
手术与中医药联合治疗是贯彻局部与整体并重的原则。一般说来,对于肝癌中医药可以参与全过程的治疗。
肝癌的手术范围一般比较广泛,损伤较大,而肝癌患者术前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大多整体状况一般欠佳。因此,术前进行有效的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完成效果及成功的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缩短手术恢复时间,对手术的预后会有较大的帮助。一般说来,术前中医药治疗应以调整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扶正培本为原则,使患者地恢复或接近“阴平阳秘”的状态。很常运用的治疗方法补气养血法、健脾益气法、滋补肝肾法等。
术后尤其是非完全医治性术后,要坚持扶正祛邪并重的原则,通过健脾益气补血使患者体质恢复,通过扶正祛邪解毒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控制肿瘤扩散与转移,配合药膳、导引行气锻炼以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控制复发。手术后的近期内应以减轻手术并发症为主。对于因麻醉、出血及手术创伤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表现为食欲降低、纳食减少、嗳气打呃、腹胀痛等,以调理脾胃为主,常用参术益气汤。对于手术后出现自汗、动则汗出、四肢乏力等症,以健脾益气为主,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对于术后出现神疲乏力、便秘、腹胀、口渴、低热者,以益气养阴、生津润肠为主,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味或二参滋阴汤。术后感染表现出发热、口渴、口苦、大便秘结,以清热解毒、和营养血为主,常用五味消毒饮加生地黄、丹皮、赤芍、大黄之类或苓夏清化汤。术后体质基本恢复以后,应在辨病与辨证的基础上,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在扶正的同时,地应用消癥、散结肿、去痰核、治恶疮的方法,以期消灭残余的癌细胞,恢复机体的抗病能力。
1.与化疗联合治疗
手术可以切除病灶,化疗可以杀灭癌细胞,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单一诊疗理念不能起到的作用与治疗结果。
对于需要完全医治性切除的肝癌,如包膜不完整或缺乏、血管癌栓、子灶等可以予以术前经动脉介入化疗或全身化疗。但对其价值仍有很大争议,认为化疗能损伤肝功能,不利手术及有诱发转移之虑。
在手术过程中,估计有碎片癌组织脱落于胸腹腔内者,可以适当使用化疗药进行清洗,以杀灭脱落的癌细胞。
对于肝癌,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尤其是Ⅱ期肝癌,很难完全手术切除,而且手术过程中可出现癌细胞脱落。因此,术后配合经血管介入化疗,尤其是肝癌主灶切除而尚残留有卫星灶,或有肝内播散灶及肝癌切缘仍有癌肿,肝癌与血管等粘连而估计尚有残留者,必须配合化疗。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的研究表明,术后TACE具有显著延长术后无瘤生存的作用。但必须指出,肝癌术后系统性化疗的价值尚不明确,对肝功能良好、能耐受化疗者口服卡莫氟等制剂,显示有一定抗复发作用。
2.与放疗的联合
凡估计不能切除的肝癌,可先予放疗,使之缩小至能切除的情况,再予切除。其治疗结果常与能即期切除者的效果相似。
凡术中或术后发现有下述情况,可在术后进行放疗:①肝癌主灶切除,但尚残留有卫星灶,或有肝内播散灶,术中能作标记,术后予放射治疗。②肝癌切缘仍有癌肿。③肝癌与血管等粘连,估计尚有残留者。④在切除区附近门脉内有癌栓者。术后放射以在术后1个月内为妥。对于术中发现肝癌较大,未能切除,作肝动脉结扎者,可在结扎术后1个月内作放疗,其预后较单纯结扎者为好。
3.与中医药的联合
手术与中医药联合治疗是贯彻局部与整体并重的原则。一般说来,对于肝癌中医药可以参与全过程的治疗。
肝癌的手术范围一般比较广泛,损伤较大,而肝癌患者术前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大多整体状况一般欠佳。因此,术前进行有效的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完成效果及成功的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缩短手术恢复时间,对手术的预后会有较大的帮助。一般说来,术前中医药治疗应以调整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扶正培本为原则,使患者地恢复或接近“阴平阳秘”的状态。很常运用的治疗方法补气养血法、健脾益气法、滋补肝肾法等。
术后尤其是非完全医治性术后,要坚持扶正祛邪并重的原则,通过健脾益气补血使患者体质恢复,通过扶正祛邪解毒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控制肿瘤扩散与转移,配合药膳、导引行气锻炼以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控制复发。手术后的近期内应以减轻手术并发症为主。对于因麻醉、出血及手术创伤等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表现为食欲降低、纳食减少、嗳气打呃、腹胀痛等,以调理脾胃为主,常用参术益气汤。对于手术后出现自汗、动则汗出、四肢乏力等症,以健脾益气为主,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对于术后出现神疲乏力、便秘、腹胀、口渴、低热者,以益气养阴、生津润肠为主,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味或二参滋阴汤。术后感染表现出发热、口渴、口苦、大便秘结,以清热解毒、和营养血为主,常用五味消毒饮加生地黄、丹皮、赤芍、大黄之类或苓夏清化汤。术后体质基本恢复以后,应在辨病与辨证的基础上,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在扶正的同时,地应用消癥、散结肿、去痰核、治恶疮的方法,以期消灭残余的癌细胞,恢复机体的抗病能力。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的放疗 下一篇: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的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