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底蕴,所以很多肝癌患者都希望可以通过中医药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治治疗结果果,毕竟中医的不良反应非常的小。那么如果大家对于治疗肝癌的中药偏方的问题还不是很了解的话,可以通过下面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郑伟达教授的介绍来熟知一下。
中医对于肝癌的治疗有着独特的治疗结果,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癌是正气不足、气滞、痰凝、血瘀日久而引起的,治疗癌症要以"软坚散结"为原则,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防止复发转移,实现"长期带瘤生存"。肝癌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肝积"、"痞气"、"臌胀"、"黄疸"等范畴。
治疗肝癌的中药方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抑郁、气机不畅,肝失疏泄,故见上腹胀痛,胃纳减退,苔腻,脉弦细;气滞血淤,血性受阻,日积月累,故见肋下有积,胀痛不适,倦怠乏力,面色黧黑,消瘦,苔腻,舌质紫暗,脉细涩;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热毒内蕴,故见黄疸,发热,齿衄;臌胀,苔黄腻而感,脉弦数。
治疗肝癌的中药偏方具体介绍如下:
1)肝气郁结证。
主证:右胁胀痛、坠疼,胸闷不舒,恼怒后加重,饮食减少,肝肿大,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化滞。方药:逍遥散加味。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0g,茯苓10g,郁金10g,香附10g,八月札30g,甘草4g,沙苑子15g,青皮10g。肝痛甚加川楝宇、玄胡索;肝郁化火加丹皮、山栀。
2)气滞血瘀证。
主证:胁痛如锥刺,痛牵腰背,固定不移,入夜剧痛,纳差,恶心,脘腹胀闷,胁下痞硬,呃逆嗳气,舌苔淡白,质紫暗,舌边尤甚,呈紫斑状,脉弦涩。治法:破瘀散结,行气解毒。方药:化瘀汤。丹参、白花蛇舌草、大黄、醋鳖甲各30g,川楝子、当归、莪术、穿山甲、山栀各15g,赤芍、醋香附各20g,蜈蚣5条,郁金10g。
3)肝胆湿热证。
主证:肝区疼痛,发热黄疸,烦躁难眠,口苦、口干,恶心作呕,纳食减少,大便干燥,小便短赤不利,肝大不平,质硬伴腹水,肝功损害,胆红质升高,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脉弦或弦滑数。治法:清利肝胆湿热。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3g,黄芩9g,栀子10g,木通3g,车前子草9g,当归9g,柴胡9g,生地黄9g,泽泻9g,甘草3g。胸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加大黄9g、瓜蒌30g;黄疸重加茵陈15g、白毛藤24、郁金12g;口干重加石斛12g、知母10g;腹水重加生薏米24g、绞股蓝20g、猪苓15g。
4)脾虚湿困证。
主证:腹胀,有时腹泻。肝脏肿大,质硬不平,肝功能轻度损害,下肢浮肿或有腹水。舌质淡,苔薄腻,脉滑或濡。治法:益气、健脾、化湿。方药:四君子汤。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4g。上腹胀满加枳实、厚朴,腹泻加神曲、麦芽、焦山楂,全腹胀满加乌药、槟榔、大腹皮、降香、沉香,腹水再加车前子、猪苓,湿滞加苍术、厚朴。
5)肝肾阴亏证。
主证:胁肋隐痛,绵绵不休,纳少消瘦,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黄疸尿赤,或腹胀如鼓,青筋暴露,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虚数。治法:养血柔肝,滋阴益肾。方药:一贯煎。北沙参9g,麦冬9g,当归9g,生地黄30g,枸杞子15g,川子6g。烦热眩晕加女贞子15g、旱莲草30g、生龟板20g、生鳖甲20g、山茱萸15g,低热盗汗加白芍15g、丹皮15g、嫩青蒿10g;乏力腹胀加生黄芪20g、茯苓皮30g、半边莲30g。
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挽救生命,创造奇迹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郑伟达教授创造出来的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其治疗的核心在于贴心的心疗、有效的药疗、合理的食疗、适当的体疗。临床运用二十多年来,不断补充完善,已使上万患者延长生命达5年以上,生存时间较长者已逾20年,部分患者至今尚在。
以上是关于“治疗肝癌的中药偏方”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每位患上肝癌疾病的人。除此之外,大家在选择治疗医院时要需要特别的谨慎,因为并非每家医院的治治疗结果果都是尽如人意的,如若出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作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