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并不能确定是肝癌,肝硬化腹水发展成肝癌还要做进一步的诊断,肝硬化是各类肝病的尾声,也是肝病的主要致死原因。肝硬化进入了失代偿阶段,病人会出现严重的营养失调,双下肢水肿,腹水大量,在治疗水肿和腹水的同时,因大量的水分丢失,是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如病人出现食道静脉曲张有出血倾向、呕血或便血,大量的失血,轻者造成内脏血液灌流不足、营养不良,重者会危及生命。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肝细胞广泛坏死,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脏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在此基础上出现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及腹水形成的临床表现。
腹水是肝硬化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人们对此往往百思不得其解,肝生病了,它又不是自来水管,肚子里怎么会积水呢?这些水从哪里来的呢?其实,这些积在肚子里的水就是我们平日摄取以及储存在身体里的水,肝脏生病以后,影响到了我们人体水的分布和排出,造成了水的淤积。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形成:
(1)压力过大,水被迫搬家:肝硬化了,纤维组织增生,使流进肝脏的门静脉通道变得狭窄,肝内的毛细血管因为病变也变得异常曲折,阻碍了血液的顺利流通。这样一来,血管的压力陡然增大了许多,血管的血液待不住了,其中的水分就透过血管壁,跑到腹腔去了,变成了腹水。
(2)静脉受阻,淋巴管帮忙:肝内的纤维组织同样限制了肝静脉流出肝脏的通道,这些血液被阻滞在肝脏内的一个小腔内,出不去,便转变为淋巴液,大量的淋巴液注入淋巴管,超出了胸导管这个"中间商"的输送能力,淋巴液就只好可怜地流到腹腔,变成腹水,而且这种腹水是来源于血液的,蛋白含量很高,产生速度快却不容易被吸收,因此就越积越多了。
(3)肝脏遭罪,肾脏共苦:肝硬化,同甘共苦的好兄弟肾脏也不轻松,因为血液流动在肝脏这里受到了阻碍,流到肾脏的血液也减少了,为了缓解肝脏的不利,肾脏也想出了很多办法,例如肾脏收缩使肾血流量也降低等等,可是越帮越忙,差点连肾自己也搭进去了,轻一点的会水钠潴留、少尿无尿,更严重者还会形成功能性肾衰呢。水排不出去,自然又淤积在腹腔,腹水又增加了。
(4)腹水难消,细菌作乱:肝硬化时,人体抵抗力会下降,但同时肠壁的渗透性增加了,如果此时饮食不注意,会造成肠道内的细菌大量繁殖。细菌们觉得力量强大,了不起了,便变得骚动不安起来。当它们认为有机可乘,便成群结队地跨过肠壁,来到腹腔闯荡。由于它们大量繁殖,便引起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属于严重感染,便使腹水生成得特别快。如果对这些非法"移民"的细菌制裁稍晚,很容易发生休克或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诊断
腹水初步评估
详尽的病史;
体格检查,包括仰卧位扣诊检查胁部浊音增加,以及移动性浊音(>1500ml游离液体);
腹部超声可用以检出肥胖患者的腹水,可以指示有多处腹部手术疤痕以及有血清甲胎蛋白异常患者的准确穿刺位点,检出肝恶性肿瘤。
诊断性腹水穿吸(20ml);
诊断性腹水穿吸
适用于近发生的临床明显腹水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或一般情况恶化的肝硬化腹水病人;
禁忌症很少,例如临床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不需要预防性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或血小板;
腹水分析
常规获取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
结果异常是进一步对另一个腹水标本作非常规试验的指证;
如果多形核白细胞计数>250个细胞/mm3,在床边把腹水的另一个标本注入血培养瓶。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
如果≥1.1g/dL有门静脉高压存在。
如果<1.1g/dL则门静脉高压不存在(大约97%准确)。
高梯度伴见于弥漫性实质性肝疾病以及闭塞性门静脉和肝静脉疾病(以及肾病综合征、肝转移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进行大量穿刺放液的腹水患者只需要作细胞计数和分类;培养不是常规。
细胞学和涂片,以及分支杆菌培养--仅在高度怀疑相关疾病时才进行。
细胞学--只有腹膜癌症扩散时才阳性。
以大量腹水作离心可增加敏感性。
多形核粒细胞(PMN)计数≥250个细胞/mm3的标本中约80%有细菌生长。
乳酸脱氢酶>225mU/L,葡萄糖<50mg/dL,总蛋白>1g/dL且革兰氏染色显示多种微生物提示有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内脏或分隔的脓肿破裂)。
高水平甘油三酯确认有乳糜性腹水。
淀粉酶水平升高提示有胰腺炎或肠道穿孔。
胆红素水平升高提示有胆道或肠道穿孔。
肝硬化腹水转肝癌的诊断
肝硬化腹水注意肝癌的倾向可以检测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肝硬化病人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多在25~200微克/升之间,一般在2 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多数不会超过2个月;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当转氨酶下降后甲胎蛋白也随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常与转氨酶呈平行关系。如果甲胎蛋白浓度在 500 微克/升以上,虽有转氨酶升高,但肝癌的可能性大,转氨酶下降或稳定,而甲胎蛋白上升,也应高度怀疑肝癌。 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半年检测一次。
如果要想确定是否患有肝癌,还必须配合做以下检查:
1、肝功能检查:肝癌患者应作肝功能检查,多数正常,伴有肝硬化时可出现肝功能损伤,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高,肝癌造成肝功能损害仅见于晚期病人。
2、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
3、血清铁蛋白(SF):是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学标志物。
4、血清测定:(1)碱性磷酸酶(AKP);(2)r一谷氨酰转肽酶(r–GT);(3)同工酶。
还有很多如:超声波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进行了上述检查基本可以明确是否患有肝癌了。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