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癌 > 肝癌常识 > 正文

肝癌的肝功能正常吗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8-03 09:42:02 浏览次数: 20

    有不少人在查出患肝癌之前,其肝功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有的慢性肝病人,尤其是肝硬化者,其肝功能往往是不正常的。另外,肝功能检查不等于肝癌检查。肝功能检查可以检查出肝脏有没有发炎,但是不能及早显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更不能检验出是否感染各种肝炎病毒。因此针对肝癌的肝功能正常吗这个问题想必大家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
    一、肝功能检查基本项目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很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5)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一般,很早出现、减少很多的因子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出现,减少很少的是因子Ⅴ。
    A、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为11-15秒,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意义。急性肝炎及轻型慢性肝炎PT正常,严重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病人PT明显延长。PT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较敏感的指标。
    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正常值为80%-100%。其临床意义同PT是测定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之一,能敏感而可靠地反映肝损害所造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Ⅹ合成障碍。临床检测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其HPT降低。病情越重,HPT越低。当肝病发展到肝细胞功能衰竭时,其HPT均显著下降,一般多低于0.5。若HPT逐渐依次恢复,则预后良好。
    二、肝功能检查很新项目
    近期有关部门新增五项肝功能检查很新项目,具体如下: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底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三、肝功能检查意义
    肝功能是反映肝脏的生理功能,肝功能检查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常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指标了解肝功能,如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胆红素代谢功能试验、肝脏染料排泄试验以及各种血清酶检查。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胆道酵素、血清氨、凝血脢时间等。
    肝功能的检测尤为对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判断极为敏感和重要。当这些病变时,首先影响到肝脏的代谢功能、免疫功能、合成功能等,使得这些及其敏感的指标在肝功能检查中体现出来。同时肝功能检查也有一定局限性,肝功能检查只能作为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对肝功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肝功能,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四、肝功能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前要空腹
    容易出现糖代谢、脂类代谢紊乱,一般检查肝功能时同时检查血糖、血脂,前一定不能进食,因为进食后中一些物质经消化道吸收入血液,使成分发生变化,如血糖、和脂类部分会增高;进食后血中脂肪含量会暂时增多,使变成白色半透明状或乳糜关,结果的准确性。正常机体在质激素作用下,空腹血糖在清晨6点钟以后开始上升,早8时达到很高峰,此时已不能真正反映情况了,因此应在清晨6点钟时如急诊病人或远路就诊患者,必要时可以进食6小时以后抽血,因为这时血液才会逐渐廓清(即血清恢复原状),但血脂检测则应在空腹12小时后进行。
    (2)禁服某些药物
    服用药物可能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的准确性。如:服用维生素D、阿的平、金霉素、呋喃西林等药物时会影响黄疸指数的测定:服用含阿片类药物可导致转氨酶活动性的升高;服有安替比林、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PAS)、普鲁卡因、乌洛托品等药物可阻断测定尿胆元反应的进行。服用PAS可使酚四溴酞碘酸钠潴留试验(BSP)增加。
    (3)禁食某些食物
    患者在检查肝功能前一天,很好不要食用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食物,因这些食物会使血清呈黄色、影响黄疸指数的测定结果;高脂肪食物,如油条、牛奶,巧克力、蛋肉制品等,可使血指试验明显增加,因此需在抽血前10小时禁止食用含指肪类食物。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