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癌 > 正文

转移性肝癌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09-12-30 14:34:12 浏览次数: 20

  相信有不少人对于转移性肝癌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转移性肝癌在临床上却是非常多见,所以大家应对转移性肝癌有足够的了解,并且提高对转移性肝癌的重视程度。既然如此,下面就请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郑伟达教授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转移性肝癌,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以下是关于转移性肝癌的详细介绍:

  一、转移性肝癌的概述

  转移性肝癌又称继发性肝癌。是指其他部分的癌细胞转移、扩散到肝脏而形成的癌细胞病变。人体全身的恶性肿瘤,都可随血液、淋巴液转移至肝脏,或直接浸润,形成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在临床表现中一般只有原来脏器癌症的表现而无肝脏严重受累的症状,病人可有乏力、厌食、多汗、发热、体重下降等表现,肝功能检查甚至在肝脏明显肿大时,仍可能正常,但血清癌胚抗原的检测常明显增高,B超、CT检查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继发性肝癌的预后一般与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预后不佳。可在原发肿瘤治疗基础上行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许多脏器的癌肿均可转移到肝,尤以腹部内脏的癌肿如胃癌、结肠癌、胆囊癌、胰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等较为多见。此外,乳腺、肺、肾、鼻咽等部位的癌肿也可转移到肝。

  二、转移性肝癌的诊断

  转移性肝癌可在腹腔脏器恶性肿瘤手术前或手术时发现;亦可在原发癌术后随访时发现;而大多则在原发癌术后一个阶段因出现肝转移症状或证据而发现;少数则以肝转移癌为首发症状就医,其中部分可为至死未能查清原发癌者。转移性肝癌仅累及肝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常可延长病人生存甚或达到完全医治,为此必须强调在亚临床期发现此症。此症虽不如原发性肝癌大多可通过简易的AFP监测发现,但如注意下列数点,仍不难发现亚临床期转移性肝癌:

  ①对容易发生继发性肝癌的各种原发癌完全医治性切除术后,应定期(每3~6月)在随访检查中加入肝脏超声显像项目。②对消化道癌症完全医治术后在随访检查中再加入癌胚抗原(CEA)的监测。③对任何可能发生肝转移的恶性肿瘤完全医治术后出现不易以原发癌解释的症状,尤其如不明原因的低热,上腹胀、痛、不适,腹泻,右肩痛等,应作肝超声显像。

  三、转移性肝癌的症状

  转移性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体征,一旦有临床表现,病灶常已较大或较多。随着癌灶增大可出现与原发性肝癌相仿的临床表现,诸如消瘦、乏力、肝痛、腹胀、腹块,晚期出现黄疸、腹水、恶病质,但多无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约95%的病人AFP<20ng/ml,少数来自胃、胰、卵巢等癌的肝转移可测得低浓度AFP,个别浓度较高。早期常无酶学异常,有临床表现者Υ-GT、硷性磷酸酶(ALP)、5′-核苷磷酸=酯酶同工酶V可增高,阳性比例约60~80%。目前各项定位诊断方法的低限约为1~2cm,已有临床表现者其阳性比例可达80~90%。

  四、转移性肝癌的治疗

  临床上,对于转移性肝癌的手术治治疗结果果不佳,多采用化疗和中医结合的方式进行保守治疗,以期达到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骨转移的治疗,要根据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肿瘤对放疗、化疗的敏感程度,针对原发灶、骨转移灶及其他并发症进行综合治疗。骨内元淋巴管,骨转移为血源性,大多是多发的,所以应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局部放疗镇痛作用良好,但其他作用有限。手术治疗是通过消除病灶和减压木减轻疼痛,但临床应用较少。目前中西医结合的“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药物诊疗理念:是抗癌诊疗理念的核心 ,基本方案中应用“慈丹胶囊”和“参灵胶囊”或“扶正固本胶囊”,取“慈丹胶囊”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益气养血之功和“参灵胶囊”或“扶正固本胶囊”提高免疫、抑制肿瘤之效。两药相配,既能增强慈丹胶囊益气养血之功,又能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抗癌系统,达到加强抑制肿瘤的作用。两药合用,一攻一补,攻补兼施,扶正抗癌并用;具有缩小肿瘤、杀灭癌细胞而无不良作用的功效。这种结合是转移性肝癌整合治疗的具体体现,是很理想抗癌治疗方式。

  心理诊疗理念: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前提,目的是使转移性肝癌的患者进入良好的精神状态,发挥药物的更高治疗结果。

  食物诊疗理念: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基础,常用抗癌食物有:芒果,梨,香蕉,无花果,木瓜,猕猴桃,槟榔,莲子,核桃仁,油菜,大白菜,青菜,包心菜,芹菜,萝卜,魔芋,百合,洋葱,红薯,刀豆,扁豆,南瓜,黄瓜,苦瓜,葱,辣椒,紫菜,香菇,莼菜,鱼腥草等。

  体育诊疗理念:配合其他诊疗理念,主要是慈丹健身操的锻炼,以提高患者的免疫机能。

  五、典型病例

  徐翠琴,女,53岁,于1993年5月11日初诊。患者于5月4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ct(号5365)检查诊为:肝多发性占位病变,结合病史可考虑为:肝多发性转移癌并多发性囊肿。曾于1989年患平滑肌肉瘤行手术切除。今见:肝区疼痛剧烈,腹胀,腹水甚,脚面浮肿,肌肤黄染,四肢无力,心情烦躁,纳呆,舌苔黄,脉弦滑。此为湿困中焦,肝郁脾虚,热阻气机,治宜舒肝,健脾,清热,利水。方药:①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症消癀,每日1瓶,分3次服,连进1个月。②汤药:茵陈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蚤休10g,郁金10g,丹参10g,山楂30g,山药30g,甘草6g,连服30剂,一日1剂。

  二诊(7月8日):诸症好转,黄疸渐退,唯腹水仍甚。主药:①中成药同上,连进1个月。②汤药:川楝子10g,鳖甲30g,半边莲30g,香附10g,川芎6g,六神曲10g,柴胡10g,栀子10g,苍、白术各10g,郁金10g,丹参10g,山楂30g,山药30g,枳壳10g,太子参30g,茵陈30g,厚朴10g,大腹皮15g,白花蛇舌草30g。

  三诊(8月20日):上药服完,腹水退尽,疼痛消失,黄疸已清,四肢有力,纳大增,寐亦好。胃肠功能紊乱,便溏,每日2~3次。腹泻乃排除肿瘤产生的内毒所致。仍以中成药,再进1个月,另常服黄芪炖水鸭汤。

  四诊(10月15日):如此治疗1个月,患者腹泻未感不适,反感全身轻松,行ct复查,肿物明显缩小,再以原药服1个月。

  五诊:再行复查,未发现其它病灶,可料理家务,病告愈。

  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介绍对“转移性肝癌”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的可能与死亡人数也是非常高,所以大家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应的预防,从而降低自身患上转移性肝癌的可能,不给转移性肝癌疾病可乘之机。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早期诊断 下一篇:最后一页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