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肝癌的病势发展快,恶性水平高,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 失去了手术的时机,临床上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肝癌的保守治疗,即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命的治疗方法,主要为中医药治疗。
二、肝癌的中医保守治疗原则
肝癌的中医保守治疗原则主要是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中医认为,肝癌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肝癌早期,以邪实为主,治当行气活血、化瘀软坚,利湿解毒;肝癌晚期,以正虚为主,治宜扶正祛邪,分别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散结及益气养阴等法。临床还应根据虚实互见,和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按标本缓急恰当处理。由于肝癌患者正气内虚,抗癌能力低下,虚损情况突出,因此,在治疗中要始终维护正气,保护胃气,把扶正抗癌的原则,贯穿肝癌治疗的全过程。中医保守治疗肝癌的优势在于既能保护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又能有效地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切断肿瘤的供养途径,有选择地杀伤癌细胞,不损伤正常细胞,有助于恢复机体免疫力。
三、肝癌中医保守治疗
1、用药范围更广
近年来学者们对肝癌的病因认识趋向一致,即肝癌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即气血不足,正气亏损,标实即邪气内蕴,血瘀火毒。发病之初多为肝郁脾虚,气血瘀滞,日久则气化火,湿热内生而致火毒内蕴,血瘀气壅,痹阻不通,故见积块、黄疸、鼓胀等症。晚期由于邪毒耗气伤血,正气大伤,多见肝肾阴虚,生风动血之症。
尽管病因基本明了,但由于癌毒变化多端,致使其病机十分复杂。肝癌的发病涉及肝、脾、肾三脏,但病机首重肝火燔灼。肝癌的基本病理特点为肝之体用失调,以及瘀、湿、邪毒的蕴结。在肝癌发生、发展中,气滞、痰饮、瘀血往往夹杂胶固,难分难解,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燥湿相混”、“寒热胶结”是导致肝癌成为癌中之王的重要因素。
2、角色转为配角
中药在配合化疗和介入治疗充当配角时,发挥了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在保证放、化疗顺利进行方面功不可没。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可提高肝癌的治治疗结果果,保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3、强调防治并重
中医从来就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肝癌来讲,这也包括了防止手术后复发的问题。在肿瘤术后的很长时间内,患者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中医对于亚健康状态的纠正思路广,方法多,优势明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研究转向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强调防治并重。
全军肿瘤研究治疗中心原副主任,卫生部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陈宴主任认为:中医对于肝癌的成因,有其独特的角度。肝是五脏之一,主木。中医辩证主要从脏腑,阴阳,虚实证来说明。中医的辩证有助于我们在肝癌的治疗中有效的利用中药,减少肝癌转移和复发的可能。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