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常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化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相比较还是手术运用的较多,手术治疗结果快速明显,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术后的肺癌患者极易复发,由于肺癌转移复发部位多,转移的途径也很多,因此目前预防起来较为困难。如何预防肺癌复发转移?先了解一下它的转移途径。
一、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扩散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二、局部直接蔓延:癌组织沿支气管及肺泡孔向同侧附近或对侧肺直接蔓延,以肺泡细胞癌多见。也可向四周,如纵隔、心包、横膈、胸膜和肺侵犯,时常由近向远处扩散,以肺鳞癌、腺癌多见。
三、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小细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见。通常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
四、局部种植:常见于手术切口处或胸腔穿刺针孔处。
肺部由于淋巴组织分布广泛,血流运行丰富,因此肺癌病人更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远处病灶转移,甚至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发现了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才去就医并 确诊为肺癌的,这的确给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而不少经过了详细检查,被确认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可能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几个月或一两年后,会发生远处转移。其实这些转移病灶早已存在,只是手术之前很小,经过一段时间,它们渐渐长大,才能被影像学或临床检查发现。
由于肺癌的转移速度非常迅速,因此那些早期首先发现有肺部原发病灶的患者,在被确诊为肺癌之后,就必须立即做骨扫描、脑CT或磁共振检查是否有远处病灶的转移。就算没 有,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情况随时到门诊进行复查,以期将远处病灶转移的可能降到很低。
对于肺癌的病人,专家告诫说一要尽量放宽心态,二在中医中药治疗期间要加强体育锻炼,三饮食要清淡,根据病情来调整饮食结构,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根据病情调整好自己的饮食起居。
心理疏导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好的心理能够自我超脱,自我放松,自我激励,从而进入较好的精神状态,也能使药物发挥出治疗作用。 因此肺癌患者要保持乐观的积极心态,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案,平常注意饮食的调理与护理,注意营养保健,避免肺癌晚期的转移与恶化,早日恢复健康。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