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常见并发症
大多数已发生胸内区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之症状,其次是声嘶。还会导致面、颈部水肿、,发生区域性扩散的肺癌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气促。
而肺癌手术后常易发生某些并发症,其形成与患者机体本身的因素和手术范围、方式有密切关系。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如下:
(1)呼吸道并发症:如痰液潴留、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等。尤以年老体弱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发病的可能较高。因手术后伤口疼痛,患者不能做有效咳嗽,痰液留积造成气道阻塞、肺不张、呼吸功能不全。预防在于病员能充分了解和合作,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后鼓励督促其作深呼吸及用力咳嗽以有效地排痰,必要时可行鼻导管吸痰或支气管镜吸痰。并发肺炎者应积极抗炎治疗,出现呼吸衰竭时,常需机械辅助呼吸。
(2)手术后血胸、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其发病的可能很低。手术后血胸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须紧急救治,必要时应及时再次剖胸止血。肺部手术时,支气管或肺内分泌物污染胸腔而至脓胸。此时除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外,及时而完全的胸腔穿刺抽脓极为重要。效果欠佳者可考虑胸腔闭式引流。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癌存留,低蛋白血症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可致手术后支气管残端愈合不良或形成瘘管。近年来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已大为减少。
(3)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年老体弱、手术中纵隔与肺门的牵拉刺激、低钾、低氧及大出血常成为其诱因。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手术后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力衰竭等。对于老年病员,手术前已有心脏疾患,心功能低下者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手术者注意操作轻柔。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及时补充血容量。手术后输液速度应慢速、均衡,防止过快、过量诱发肺水肿。同时作心电监护,一旦发现异常,根据病情及时处理。老年病员常伴有隐性冠心病,手术创伤的多种刺激可促使其急性发作,但在临床师严密监护和及时处理下是可以转危为安的。
二、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肺癌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在肺癌的治疗中是很关键的一部分。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对于这些肺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虽然股动脉穿刺技术较为安全,但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方法,可对局部血管特别是动脉造成损伤,比较容易引起肺癌并发症。
防护措施:①术前向患者宣教,训练床上排尿。②术后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1cm处止血20分钟。③加压包扎,并以1.0kg沙袋压迫止血6小时。④术后必须卧床24小时,术侧肢体制动,向患者解释伸直的重要性。
2、动脉栓塞: 操作时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引起动脉血栓形成栓塞,穿刺口包扎过紧,血液淤滞,促进动脉血栓形成。
防护措施:①术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内皮。②术后1小时,每隔半小时拿起沙袋5分钟。③密切观察下肢血运,每15~30分钟双手同时触摸双侧足背动脉,观察搏动情况。④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⑤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下肢麻木、疼痛。
3、脊髓损伤: 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有吻合,化疗药物损伤脊髓或者脊髓根动脉水肿,造成脊髓缺血所致,表现为术后数小时,开始出现横断性脊髓损伤症状。所以脊髓损伤也是肺癌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防护措施:①抗癌药物充分稀释后缓慢注入。②嘱患者15~30分钟主动运动健侧下肢或针刺皮肤上下平面有无感觉异常。③观察患者有无尿潴留。④备好血管扩张剂,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氟美松等。
4、褥疮 :术后平卧24小时,受压部位毛细血管微循环受阻,产生局部缺血,若持续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
防护措施:①术前给患者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②将手平伸于受压部位,用手掌环形 按摩皮肤1次/小时。③保持床单平整无皱折,睡海绵床垫。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擦拭汗液。
5、术后感染:肿瘤治疗专家指出,由于抗肿瘤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患者常有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且多数抗肿瘤药物对机体免疫机能有影响,化疗后易发生感染。
防护措施:①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数少于500/m。②一切治疗护理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加强无菌观念。③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漱口,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泄。④限制陪床探视人员。⑤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健康。
6、发热及胃肠道反应: 发热是由于癌细胞坏死后的吸收热,一般体温波动在37.5℃~39.5℃之间,持续1周左右。胃肠道症状主要是化疗药物所致,并向患者解释上述现象是正常反应。
防护措施:①体温不超过39℃者不必处理,超过39℃可行物理或药物降温。②恶心呕吐严重时,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或恩丹西酮8mg静脉注射。呕吐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引起呛咳或窒息,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并记录,同时安慰患者使其放松。
三、老年人肺癌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肺癌手术治疗常在全麻气管插管下开胸进行,由于手术创伤大、肺功效部分丢失、手术操作的刺激以及植物神经功效的失衡,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为了进步手术治治疗结果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增进患者早日健康,对肺癌术后患者采纳针对性的预料性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1、肺不张
由于术侧肺萎陷,术后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切口疼痛、呼吸运动受限、通气障碍、咳嗽无力,易诱发术后肺不张。
预防措施:加强术前、术后宣教,使患者充沛领会术后深呼吸及咳嗽排痰的作用、胸管引流目标;吸烟者劝其戒烟,并于术前3天领导患者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技巧训练,直至控制;术后注意维持胸管引流通畅及有效引流,注意观察引流量、水柱波动情况,并作好记载;领导患者作深呼吸或应用呼吸训练器,1次/2h,3min~5min/次,以增进肺复张,并鼓励患者做有效的咳嗽排痰,确保痰液及时排出,以防痰液堵塞引起肺不张;经常听诊肺呼吸音,术后5天内至少拍胸片2次,以领会肺部膨胀情况。如肺部呼吸音低或听不到,应警惕有肺不张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肺部传染
开胸术后呼吸分泌物明显较多、粘稠,加上老人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削弱,手术创伤咳嗽无力、痰液阻塞气道,易导致肺部传染。
预防性措施:术后测量体温4次/d~6次/d,直到体温继续恢复正常3d;协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2h,鼓励其作有效咳嗽,以及时排出痰液,若切口疼痛不敢咳嗽,可于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在患者的胸部切口,患者吸气两手放松,咳嗽时压紧胸部,以减轻胸部震荡引起的疼痛;必要时按医嘱利用镇痛药。对于咳嗽无力者,可刺激胸骨上窝气管处以诱发咳嗽,咳嗽艰苦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注意观察痰的色彩、性质、量,如患者咳黄色浓痰,量较多,肺部可闻及啰音,术后超过3d,体温仍大于38℃则提示有肺部传染的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行血惯例反省及血、痰培植,根据病原菌行药物敏感实验,并选用敏感抗生素;术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予口腔护理2次/d,减少口腔内病原菌,降低肺部传染比例;术后予营养支撑诊疗理念以加强机体抵抗能力。
3、心律失常
老年肺癌术后产生心律失常为58.1%,首要是因为老年人一般体质较弱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功效减退,心肺代偿能力差,对手术创伤、麻醉、失血等耐受力差所致,特别对于术前有心律失常者。
预防性措施:术前注意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改良心肌功效;术后继续心电监护2d~3d,观察心律、心比例的变更,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术后应予以充沛吸氧,以免缺氧而引起心律失常,同时应劝慰患者,以打消紧张情绪;按医嘱合理利用镇痛剂,鼓励咳嗽排痰,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利用血管扩大剂以改良心肌供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尤其是血清钾过高或过低,可诱发心律失常。本组有8例产生窦性心动过速,经应用西地兰0.2mg静脉注射或倍他乐克12.5mg~25mg口服,2次/d后,心律恢复正常。
4、肺水肿
老年患者因组织老化,心脏储备能力差,顺应性降低,加上手术创伤大,一旦心内外负荷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时,极易诱发急性肺水肿。
预防措施:保证有效的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及血压变更;经常听诊肺部呼吸音,注意有无渺小水泡音或啰音,是否伴有血压降落、脉搏细弱等症状;观察痰的色彩,有无咳粉红色泡沫痰;注意把持液体的入量,每天输液量把持在1000ml~1500ml为宜,输液滴速30滴/min~40滴/min,如果是全肺切除,则滴速应<30滴/min,量出为入,密切观察尿量变更,尿量不少于30ml/h;预防性用药:术后五天内,每天利用西地兰0.2mg静脉注射,以加强心功效。
5、呼吸衰竭
老年肺癌患者,由于自身呼吸功效减退,加上手术切除不等量的肺组织,使有效的呼吸面积减少,导致呼吸功效进一步降低;另外,在肺癌完全医治术中,淋巴结的清扫使胸膜腔内的淋巴系统蒙受毁灭性毁坏,组织间隙的液体回流障碍、肺间质水肿。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样预防肺癌术后的并发症? 下一篇:肺癌的并发症和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