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肺瘤之一,临床发现的病例大部分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副反应小、疗程短的有效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肺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是人们头痛的问题,在介入治疗后应用中医药巩固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首先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治疗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动与病人谈心,说明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效果、安全性及成功的病例,介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肺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很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原因认为是由于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有吻合,高浓度的造影剂或药物损伤脊髓或者脊髓动脉阻塞,造成脊髓缺血。表现为术后数小时开始出现横断性脊髓损伤症状。损伤平面以下躯体感觉、运动功能降低或缺失以及尿潴留等。抗癌药物充分稀释后缓慢注入,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下肢感觉异常、尿潴留等症状。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为化疗后常见症状,向病人解释清楚,使其放松。清淡饮食,少食多餐,24 h内禁食油腻食物。呕吐严重时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治疗。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引起呛咳或窒息,还应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并记录,及时清除病人的呕吐物,并予漱口,减少不良刺激,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
发热
大多数病人出现发热的原因是由于化疗药物或栓塞剂等注入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坏死,机体吸收坏死组织所致。多在38 ℃左右,为术后吸收热,对高热病人遵医嘱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解热镇痛药。嘱其多衣物,保持口腔清洁,退烧出汗时应及时为病人擦干汗液,为病人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受凉。
疼痛
疼痛多为栓塞后综合征,术后1 天至三天出现,表现为栓塞部位胀痛。当病人出现疼痛时,嘱病人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采用移情、音乐、松弛、暗示方法减轻疼痛。
肾脏毒性反应
造影剂和化疗药对肾脏有一定损伤,药物浓度过大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必须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减轻肾脏毒性反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在治疗后需要用中医药减轻不良反应,巩固治疗。
由以上可知,为做好肺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首先要了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介入后应立即应用能够减轻不良反应的中医药,做好预见性护理,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癌并发症肺结核 下一篇:肺癌并发症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