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种类的概述
肺癌来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局只限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者/和邻近的肺组织成长并可经过淋巴液血行或者经支气管转移分散。癌瘤成长进度和转移分散的状况与癌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水平等生物学特点有定然联系。
二、肺癌的种类
1、以肿瘤发生的部位分型
(1)中央型 肿瘤发生在段以上的支气管,亦即发生在叶支气管及段支气管。
(2)周围型 肿瘤发生在段以下的支气管。
(3)弥漫型 肿瘤发生在细支气管或肺泡,弥漫分布于两肺。
2、以肿瘤肉眼形态分型
(1)管内型 肿瘤限于较大的支气管腔内,呈息肉状或菜花状向管腔内突起,少数有蒂。也可沿管壁蔓延,呈管套状,多数无管壁外浸润。
(2)管壁浸润型 肿瘤侵犯较大的支气管管壁,管壁粘膜皱襞消失,表面呈颗粒状或肉芽样。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常向管壁外肺组织内浸润。肿块的切面可见支气管壁结构仍存在。
(3)结节型 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小于5cm,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时,肿块边缘常呈小分叶状。
(4)块状型 肿块形状不规则,直径大于5cm,边缘呈大分叶状,与周围肺组织分界不清。
(5)弥漫浸润型 肿瘤不形成局限的肿块,而呈弥漫浸润,累及肺叶或肺段的大部分,与大叶性肺炎相似。
3、以组织病理分
(1)鳞形细胞癌简称鳞癌,包括梭形细胞(鳞)癌;
(2)腺癌包括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细支气管肺癌、肺泡细胞癌。
(3)腺鳞癌。
(4)未分化癌分为小细胞癌(包括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复合燕麦细胞型)和大细胞癌(包括巨细胞癌、透明细胞癌)。
(5)类癌(肺内分泌肿瘤)。
(6)支气管腺癌包括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
4、以临床特征分
由于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与其他上皮性癌(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显著不同,即临床上表现为高度恶性,早期即发生广泛的远处转移,对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较敏感,因而治疗原则也不同于其他上皮癌。所以,从临床角度考虑,目前世界上倾向于将这两类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肺癌粗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包括除小细胞癌以外的其他上皮癌。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专家观点:
1.辨证论治
本病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分清邪正虚实予以立方遣药,要根据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观点,把辨证施治与辨病治疗相结合,扶正治疗与抗癌治疗相结合。?
【阴虚毒热】
主证: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心烦寐差,或低热盗汗,口干便干,或咽干声哑,脉细数,舌质红或暗红,苔黄或黄白。?
治则:养阴清热,解毒化瘀。?
处方: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饭前服。?
方药:枳壳10g,降香10g,紫草10g,瓜蒌30g,桃仁、杏仁各10g,干蟾皮10g,石见穿30g,茜草根20g,铁树叶20g。?
【气阴两虚】
主证:干咳少痰,咳声低弱,痰中带血,气短喘促,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不欲多饮,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气虚阴亏,湿热内蕴。?
治则:益气养阴,清化痰热。?
处方: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仙鹤益寿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方药:生黄芪30g,北沙参15g,瓜蒌15g,天冬、麦冬、白术、杏仁、川贝各9g,五味子6g,生牡蛎、白花蛇舌草各30g。?
【脾虚痰湿】
主证:咳嗽痰多,胸闷纳呆,神疲乏力,腹胀便溏,舌质淡,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
治则:益气健脾,理气化痰。?
处方: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仙鹤益寿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方药:白术、陈皮、杏仁、贝母、半夏各9g,茯苓、扁豆各15g,白花蛇舌草、生苡仁30g,白术、陈皮,健脾化痰;杏仁、川贝止咳化痰,再加以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解毒结。【肺肾两虚】
主证:咳嗽气短,动则喘促,咳嗽无力,胸闷腹胀,面色白,腰膝酸软,身倦乏力,自汗便溏,肢凉畏寒,脉沉细无力,舌质偏淡,苔白或白腻,右寸、尺脉弱。?
治则:温补脾肾,益气解毒。?
处方: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
方药:生黄芪30g,太子参30g,白术10g,茯苓10g,五味子9g,补骨脂10g,炮姜6g,制南星10g,生晒参10g(另煎),仙茅10g,山海螺30g,冬虫夏草3g(研粉冲服),蜂房10g,僵蚕10g。?
临床辨证加减用药:肺癌证型复杂,合并症多,故应随证加减。?
口干舌燥加沙参、天花粉、生地、玄参、知母等。咳嗽痰粘加桔梗、瓜蒌、葶苈子、前胡、满山红、杏仁、马兜铃、紫菀、消喘成药等。痰多难出加海浮石、鹅管石、牙皂、蛇胆、陈皮末(冲服)、牡荆丸(成药)等。痰中带血加藕节、白茅根、仙鹤草、旱莲草、蜂房、三七、白及、花蕊石、地榆、云南白药等。自汗气短加人参、冬虫夏草、浮小麦、五味子、煅龙牡、生黄芪等。高热不退加大青叶、丹皮、寒水石、生石膏、紫草、羚羊角、牛黄清热散、紫雪散等。胸背疼痛加延胡索、白屈菜、苏木、乳香、没药、枳壳、乌头、全蝎等。大便干结加大黄、生地、玄参、知母、郁金、杏仁等。胸腔积液加葶苈子、芫花、泽漆、水红花子、商陆、车前草、猪苓等。颈部肿核加猫爪草、山慈菇、夏枯草、土贝母、生蛤壳、穿山甲、水蛭、僵蚕、斑蝥、犀黄丸、小金丹等。?
以上四型并有胸水者,除辨证论治外,均可加用甘芫(三元)逐水丸,每次1g,每日3次。配合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三、典型病例
陈某,男,71岁,福州人。1995年10月9日初诊:患者于当年9月因咳嗽、痰血、胸痛,就诊于省协和医院,胸部CT(29729号)查见:①右下肺癌(周围型),伴肺门淋巴结转移;②双侧胸腔少量积液;③双上肺陈旧性结核。诊断为:原发性肺癌晚期。因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低于60分,白细胞、血小板偏低,未行放疗、化疗。自服天仙丸及平消胶囊后无效,胸腔积液反增。症见:咳嗽喘气,痰粘带血丝,胸闷,神疲体乏,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苔稍黄腻,脉细涩。
辨证:瘀血痰浊内结,肺气不足。
治则:祛瘀化痰,补气养神。
【心理治疗】耐心向患者讲解本病的形成及中医对该病的认识,“思想放松、意念坚强、心态平衡、精神愉快”对本病的术后健康极为有利。因患者性格较内向,鼓励其常将心中的苦闷向家人、医生及朋友诉说。
【药物治疗】①慈丹系列中成药。②汤药: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6g,太子参15g,白术10g,桔梗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5g,鱼腥草30g,仙鹤草30g,化结粉30g,每日1剂,连服15天。?
【饮食治疗】嘱常驻食用山药、藕、大枣、鸭蛋、瘦肉、大白菜、桂圆、松子、苹果等,肺癌病人作放射治疗时,会引起口燥咽干、咳嗽少痰、皮肤灼痛等症状,宜吃滋阴养血的食物,并以新鲜蔬菜和多汁水果为主。如:杏仁露、荸荠、白梨、柿子、枇杷、枸杞子、甜橙、罗汉果、香蕉、桃仁、核桃仁、银耳、百合、番茄、菠菜、蜂蜜、驴皮膏(阿胶)等。
【体育治疗】赠送伟达有氧抗癌操的光盘,要求病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晚锻炼,尽量长期坚持。
二诊(1996年3月11日):
患者因惧中药味,未按常量服用但药后病情稳定,咳嗽、痰血、胸闷等诸症均未再犯。效不更方,同上一疗程方药,嘱可分2个月服。?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继续坚持。
三诊(1996年5月12日):
服上药后,肿块已完全控制,病情未再发展,无明显不适。仍同前方药服1个月,嘱可用西洋参当茶饮之。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
四诊(1996年12月3日):
药服完,CT查肿块已缩小至1/3。人无不适,体重由原来90余斤升至113斤。要求取药2疗程,坚持服药以巩固。
1997年9月23日随访,患者健在,自栽花养鸟以取乐,肿块未再肿大,略有缩小。??
如想了解此患者的更多就诊详情,可致电话(010-67360406)联系该病人的主治医师:全军肿瘤研究治疗中心原副主任,卫生部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陈宴主任咨询详情。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