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胆囊癌 > 胆囊癌治疗 > 正文

胆囊癌术后如何治疗?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5-07 15:12:11 浏览次数: 20

    由于胆囊癌发病的隐蔽性,导致早期胆囊癌病人的症状极不明显。临床发现,胆囊癌病人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大多已到了中晚期。在此,我们提醒广大胆囊癌相关的朋友要引起重视。
  胆囊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瘢痕小等优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及技术的不断成熟,目前临床上95%的胆囊切除术均可以通过腹腔镜来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结石、胆囊息肉的金标准及治疗方法。
  一、胆囊癌术后治疗
  1、术中体内照射
  对于nevein氏分期ⅴ期,姑息手术行术中内照射治疗(iort)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照射肝切缘,肝、十二指韧带可能残存的癌灶,术中一次照射剂量为20-30gy,bossee报道放射治疗后能解除疼痛减轻黄疸。
  2、术后行体外照射
  适用于胆囊癌完全医治术后或姑息切除术后,以及手术不能切除者。总量为30-50gy,共3-4周进行。照射范围为肿瘤原发部位和肝门附近。todoroki报道对于晚期胆囊癌,胆囊切除加放疗患者,3年累计生存的可能为10.1%,对照组为o。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胆囊癌病人,wahobo主张给予大剂量放疗,用量70gy,7-8周内完成,可能延长生存期。如在照射中黄疸加深,或持续性能疼痛,或b超检查病变较前发展,即认为放射治疗无效,应终止照射。
  3、胆囊癌术后的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胆囊癌的治疗结果,尤其是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手术效果不理想,化疗敏感性不高者,若合并中医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延长生存期。
  中晚期手术后,可辅以中医药治疗,通过扶正祛邪、益气、养血、调和脾胃,使病人体质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化疗与中药全用,可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以使病人耐受治疗,同时有治疗结果相加之功效。放疗时配合中药,可减轻放疗的损伤,促进机体正常功能的恢复,增强体质,提高治疗结果。
  二、胆囊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此类患者均为全麻,吸氧2 L/min,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评估及观察患者BP、P及R的变化,并认真记录,2 h后根据病情变化,改变体位,并定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
  2、疼痛观察处理 LC术后一般疼痛较轻,主要与腹腔急性扩张致小血管撕裂,神经牵拉和疼痛介质释放有关。主要为腹部不适感。多见于上腹、下腹及肩背部,以上腹部多见,一般维持10 h,24 h后明显减轻,临床多不需特殊处理。对疼痛明显者可予以一般镇痛处理。
  3、静脉补液及抗生素的应用 根据病情的需要,静脉补充液体及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4、伤口护理 术后第3天常规换药,主要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现象。评估及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有无黄染。
  5、饮食护理 因LC手术创伤小,一般应鼓励患者早进食、早活动。一般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可试饮少量开水,若无呛咳和恶心、呕吐即可进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为宜,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术后血压、脉搏平稳的患者可取自由体位,进行床上活动,术后第一天及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道蠕动及功能的恢复。
  三、胆囊癌术后注意事项
  1、饮食指导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手术后近期,尽量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如果因口感需要可适当用一些橄榄油来烹制食品。要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如瘦肉、水产品、豆制品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并且要做到少量多餐,以适应胆囊切除术后的生理改变。消化不良的症状大概会持续半年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胆总管逐渐扩张,会部分替代胆囊的作用,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就会慢慢缓解。这时饮食也就能逐步过度到正常了。
  2、恢复正常饮食,宜保持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质的膳食结构,忌食脑、肝、肾、鱼及油炸食物,更应忌食肥肉、忌饮酒、以免影响肝脏功能,或造成胆管结石。
  3、注意心理卫生,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发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防止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调节机能发生紊乱,影响胆管代偿功能的恢复。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轻体力劳动,忌长时间坐卧、活动过少,以利肌体功能的恢复。术后两三个月内,可以进行像散步这样的活动,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5、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到医院复诊,遇有不适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利胆的药物,如西药消炎利胆片,中药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等,并根据不同情况,补充维生素B、C、K等,对保护肝脏、防止出血有重要意义。
  四、胆囊癌术后营养支持
  近年来,营养支持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上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营养支持措施的保证下,不少疾病的治治疗结果果大为提高。尽管临床营养支持诊疗理念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希望能以有效方式为患者提供很好的治疗。
  1、营养支持的时机和标准 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时间对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Jenschke等认为早期、适宜、有效的营养支持能安全、有效、快速地逆转高代谢和激素对患者的影响,减少细菌易位,阻止胃肠黏膜营养不良,提高生存的可能。早在1994年Gianotti等报道早期营养支持能减少细菌易位,目前关于何时进行营养支持诊疗理念为有效尚无统一认识。
  2、营养支持的给予方式 现代概念的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胃肠内营养(EEN)和胃肠外营养(TPN)。临床有关研究表明,对于胃肠道能耐受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优于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因它通过促进胃肠激素和生长因子的释放,能够改善局部的屏障功能;同时它也能支持更为平衡和个性化的营养补充,减少静脉导管污染且更为廉价及相对较低的感染并发症。本研究中,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术后EEN组较TPN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少,也充分支持这一论点。
  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术后48h后给予胃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和适宜的。
  另外,专家表示胆囊癌的预后很差,总的5年生存的可能不足5%。主要与该肿瘤的恶性程度高,转移、扩散较早,早期确认的可能和手术切除的可能均很低有关。正如前面提到的,肿瘤治疗的效果与胆囊癌的分期密切相关。凡按良性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偶然发现的Ⅰ、Ⅱ期胆囊癌的病人,常能长期存活,据报道5年生存的可能可达64%~86%;相反,Ⅲ期以上的病例预后很差。肿瘤若已侵犯至胆囊全层时,则几乎均在术后2.5年以内死亡。
  由于早期胆囊癌的预后显著优于发生淋巴结转移者,故努力提高无症状的早期胆囊癌的检出比例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看,要做到及时发现早期胆囊癌,只能是对胆道良性疾病手术治疗。通过对胆囊癌的癌前疾病和高危因素的处理,从而提高胆囊癌的治疗水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