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随人们生存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直肠癌的患病人数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80岁以上高龄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的可能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直肠癌患者能否手术的问题,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高龄直肠癌患者能否手术不能一概而论,患者是否适合手术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素质、肿瘤的分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根据高龄所伴随的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相关病情采取相应的监测治疗措施以及做进一步是否能经受手术的评价。
高龄直肠癌患者的特点包括:
直肠癌很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便血,一般血色为暗红或鲜红色。夹有粘液或脓液,有时可夹有血块。常被误诊为痔疮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临床上来就诊者多为直肠癌中晚期,治疗十分棘手。痔疮出血多为鲜红色,出血多在排便后,点滴而下或喷射而出,血与大便不相混合;而直肠癌出血多与大便相混杂,且伴恶臭。
直肠癌进一步发展,侵犯肛管皮肤时,出现肛门疼痛;侵犯骶骨骶丛神经时,直肠内或骶尾部有剧烈的持续性疼痛,并向腰部、会阴部或下肢内侧放射。当肿瘤增大,阻塞肠道则引起梗阻。长期出血致贫血,晚期出现恶液质。
直肠癌另一个症状就是排便习惯的改变,早期的直肠癌可见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偏稀或粘液便,或肛门坠胀不适,排便有不尽感。大便次数每日数次至十数次,粪便量减少,多为粘液或脓血。肿瘤增大后可出现大便变细、变形、排便困难等老年性直肠癌初期症状。
高龄直肠癌病人术前应细致的准备:
1、术前进行全面检查,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2、重视对伴发病的治疗,请相关科室会诊。
3、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术前5-7天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改善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4、术前3天肠道准备以及术前30分钟給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年龄决定老年直肠癌者辅助治疗!
美国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Deborah Schrag博士等人报告,年龄是决定哪些II期或III期老年患者接受辅助治疗的决定因素。
从SEER癌症登记名单和65岁以上人员保险数据库中,研究小组共发现了1411名患有II期或III期直肠癌并已经切除的老年患者。这些患者中,57%术前曾接受过放射治疗,42%术前曾接受过化放疗,曾接受过放疗的患者90%在术后接受了治疗。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单独接受辅助盆腔放疗或接受盆腔放疗+化疗的比例显著下降。在65到69岁之间的患者中该比例为73%;70到75岁之间组为66%;75到79岁之间组为52%,80到84岁之间组为39%,85到89岁之间组为21%。
在校正了其它可决定是否接受治疗的因素以及排除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者后,这一年龄趋势仍十分显著(P<0.001)。
研究人员说,上述结果与在III期患者中进行的一项群体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发现应用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与患者被诊断时的年龄高度相关。
以往的研究曾显示,老年患者对癌症辅助治疗措施可产生良好的反应及耐受性,因此在目前的用药指南中对这类患者采取上述治疗措施的年龄并没有上限限制。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更清楚的了解,为何在是否采取辅助治疗手段的问题上没有给老年患者更多的知情决定权。
在相关的述评中,北卡罗来纳大学的Joel E. Tepper博士说:“不应仅仅因为患者的年龄而剥夺他们接受放疗的机会。”
同时他也注意到,尽管从本研究的数据来看,术后放疗似乎已成为常规,但这些数据也表明如果能够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放疗,患者的生存机会可能会更好。他说:“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与术后放疗相比,术前放疗是否真的有益。”
根据高龄所伴随的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相关病情采取相应的监测治疗措施以及做进一步是否能经受手术的评价。
高龄直肠癌患者的特点包括:
直肠癌很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便血,一般血色为暗红或鲜红色。夹有粘液或脓液,有时可夹有血块。常被误诊为痔疮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临床上来就诊者多为直肠癌中晚期,治疗十分棘手。痔疮出血多为鲜红色,出血多在排便后,点滴而下或喷射而出,血与大便不相混合;而直肠癌出血多与大便相混杂,且伴恶臭。
直肠癌进一步发展,侵犯肛管皮肤时,出现肛门疼痛;侵犯骶骨骶丛神经时,直肠内或骶尾部有剧烈的持续性疼痛,并向腰部、会阴部或下肢内侧放射。当肿瘤增大,阻塞肠道则引起梗阻。长期出血致贫血,晚期出现恶液质。
直肠癌另一个症状就是排便习惯的改变,早期的直肠癌可见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偏稀或粘液便,或肛门坠胀不适,排便有不尽感。大便次数每日数次至十数次,粪便量减少,多为粘液或脓血。肿瘤增大后可出现大便变细、变形、排便困难等老年性直肠癌初期症状。
高龄直肠癌病人术前应细致的准备:
1、术前进行全面检查,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2、重视对伴发病的治疗,请相关科室会诊。
3、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术前5-7天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改善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4、术前3天肠道准备以及术前30分钟給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年龄决定老年直肠癌者辅助治疗!
美国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Deborah Schrag博士等人报告,年龄是决定哪些II期或III期老年患者接受辅助治疗的决定因素。
从SEER癌症登记名单和65岁以上人员保险数据库中,研究小组共发现了1411名患有II期或III期直肠癌并已经切除的老年患者。这些患者中,57%术前曾接受过放射治疗,42%术前曾接受过化放疗,曾接受过放疗的患者90%在术后接受了治疗。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单独接受辅助盆腔放疗或接受盆腔放疗+化疗的比例显著下降。在65到69岁之间的患者中该比例为73%;70到75岁之间组为66%;75到79岁之间组为52%,80到84岁之间组为39%,85到89岁之间组为21%。
在校正了其它可决定是否接受治疗的因素以及排除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者后,这一年龄趋势仍十分显著(P<0.001)。
研究人员说,上述结果与在III期患者中进行的一项群体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发现应用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与患者被诊断时的年龄高度相关。
以往的研究曾显示,老年患者对癌症辅助治疗措施可产生良好的反应及耐受性,因此在目前的用药指南中对这类患者采取上述治疗措施的年龄并没有上限限制。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更清楚的了解,为何在是否采取辅助治疗手段的问题上没有给老年患者更多的知情决定权。
在相关的述评中,北卡罗来纳大学的Joel E. Tepper博士说:“不应仅仅因为患者的年龄而剥夺他们接受放疗的机会。”
同时他也注意到,尽管从本研究的数据来看,术后放疗似乎已成为常规,但这些数据也表明如果能够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放疗,患者的生存机会可能会更好。他说:“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与术后放疗相比,术前放疗是否真的有益。”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直肠癌的诊断依据 下一篇:如何规范直肠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