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而且症状时断时续不连贯发生,因此很容易被忽略,或者误诊为其他疾病,从而延误了有效治疗时间。据专家介绍,大肠癌早期患者90%以上能治疗,而晚期患者的生存的可能不超5%。所以掌握一些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对于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1)粪便带鲜血或呈黑色,而又不能用痔疮解释。
(2)大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或大便带粘液等异常,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超过3周应格外注意。
(3)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脓血便,有排不尽感觉(大便后仍有便意)、按痢疾治治疗结果果不好者。
(4)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有槽沟。
(5)出现贫血,而粪便检查反复多次或持续出现潜血者。
(6)持续性下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腹部肿块(结肠癌恶性程度较胃癌、胰腺癌等低,触及腹部肿块的结肠癌病人中20.1%仍属1期病例),体重减轻。
(7)肠梗阻或间断腹部绞痛。
大肠癌到底有哪些症状,取决于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病灶的范围和有没有合并症。大肠癌患者很主要的症状,而且是早期症状是大便习惯改变,腹泻及便秘交替发生,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原来的规律、干稀改变,都有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早期诊断
(一)鉴别诊断
1.与内痔、肛瘘鉴别 内痔、肛瘘有较长期病史,且无大便习惯改变现象,也无肿块逐渐增大的情况,痔疗及抗炎治疗无效。
2.与痢疾鉴别 有慢性痢疾病史,抗痢疾治疗可明显好转,直肠刺激症状也可因排便而获得暂缓。如为急性菌痢则一切症状皆突然发生更易鉴别。
3.与炎性息肉鉴别 长期腹部隐痛及便血史,乙状结肠镜检可以鉴别。
4.与慢性结肠炎鉴别 有慢性结肠炎史,且大便只呈稀溏状,无血便。总之,凡是不明原因的腹泻,经抗炎治疗无效,或大便带血,不应只想到肠炎、痢疾和内痔,亦应警惕肠癌。
(二)现代早期诊断
凡出现先兆症状者,应及早施行“一指三检查”。
1.肛门指诊 可直接触及肿块及检查盆腔转移状况,对直肠癌尤为有效而简易的检查法。
2.乙状结肠镜检 可作涂片及活体组织检查,适用于乙状结肠部位癌肿的检查。
3.纤维结肠镜检查 可检查更远部位的结肠癌。
4.X线检查 钡灌摄片法,可查整个结肠的癌肿,目前采用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发现较小结肠癌(2厘米以内)。
抗癌措施
1.完全医治癌前病 包括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血吸虫性肠炎,以恢复肠粘膜屏障,切除炎性息肉及腺瘤,以防癌变。
2.调节食谱 为避免热毒内蕴,应少食高脂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如鲜猕猴桃。
3.清肠防瘀 为避免瘀毒留滞,应多食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减短毒素在肠管的停留时间,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4.不食含亚硝酸胺类食物及霉变食物。
5.酌服抗癌中草药 对有肠癌可疑的人可选服八月札、苡仁、黄柏、土茯苓、竹菌、蜂房、守宫、苦参、山豆根、土鳖虫、蟾蜍、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半枝莲、海藻等。
清肠消肿汤:八月札、木香、红藤、白花蛇舌草、菝葜、野菊、钩藤、苦参、苡仁、丹参、土鳖虫、乌梅肉、瓜蒌仁、白毛藤、凤尾草、贯仲、半枝莲、守宫、龙葵。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直肠癌的常用诊断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大肠癌早期诊断普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