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的可能很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发 现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的可能很高,居内脏种瘤前二位,但在亚、非、拉美等地发病的可能则 很低。我国的发病的可能与死亡人数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近年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的可能呈逐年上各趋势。中国和日本人的大肠癌发病的可能明显低于美国,但移 民到美国的第一代即可见到大肠癌发病的可能上升,第二代基本接近美国人的发病的可能。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结肠癌的发病和 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多发生与中老年人,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增大,可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
环境因素 结肠癌的发病与生活习惯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高脂肪饮食和食物纤维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促进肝中胆固醇和胆酸的合成,进入肠腔内增加,结肠细菌作用使之转变成胆固醇代谢物及次胆酸,有致癌的作用。食物和食物中缺乏不吸收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食物中的高纤维素具有吸收水分的性能,能增加大便量,使致癌物质的浓度下降,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缩短,减少肠道致癌物质的作用时间,并且能吸收有害物质,促进排出,从而减少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性。食物纤维不足是造成结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血吸虫病、 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的可能与死亡人数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 对着个观点进行推测血吸虫卵沉积在结肠粘膜下引起慢性炎症和息肉样增生,是癌发诱因。
息肉 大部分结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的,发病的主要诱因是不良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癌变得发生的可能为25%左右;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比例为3%左右.
慢性大肠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的肠癌发生的可能高于一般人群,炎症的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 中,常可形成息肉,进一步发展为肠癌;克隆氏(Crohn)病时,有结肠、直肠受累者可引起癌变。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的可能与死亡人数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 这个观点一直在争论, 据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日渐控制,新发病例明显减少,晚期病人趋于消失,而结肠癌的发病的可能仍很高。据一般资料统计,有结肠息肉的患者,结肠癌发病的可能是无结肠息肉患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的可能更高。
一、大体形态分型
1.肿块型结肠癌 2.浸润型结肠癌 3.溃疡型结肠癌
(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 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 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著的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的大肠。
(3).溃疡型 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是结肠癌中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二、组织学分型
1.腺癌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很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 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予后很差。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 下一篇:结肠癌手术后的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