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直肠癌病人在接受治疗后,往往会肛门不保,丧失肛门功能,靠“粪兜”生活,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能否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还要从“便”说起。
莫把便血当痔疮
专家说,把便血当做痔疮的患者并不少见,如今,人们吃得越来越精细,运动量越来越小,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是直肠癌的发病的可能也跟着上去了。
直肠
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在黏膜和黏膜下层发生,常为腺癌。它生长迅速,容易转移,术后容易复发,发病的可能呈逐年升高趋势。70%的直肠癌患者,肿瘤生长的部位处于直肠的中低段。这意味着患者如果做不了保肛手术,后半生将面临“粪兜伴人行”的痛苦,人走到哪里,难闻的气味就跟到哪里。由于直肠癌早期临床常无症状或无特异症状,人们对直肠癌的早期征候并未引起重视。
注意身上的危险信号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容易误诊。我们应注意自身有无可疑症状,“便”字当头,提高警惕。比如:
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大便中有脓血或黏液血便。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有里急后重。
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肛门部或腹部有肿块。
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原因不明的贫血。
德国柏林humboldt大学的专家们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对于接受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完全医治切除术的患者,其术后生活质量并不比行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差。
研究者对比研究了50名因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和23名接受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所有这些患者术式的选择均根据治疗的需要,而且在研究期间均未出现病灶复发。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时间范围包括手术前,手术后6~9个月和12~15个月。
令研究者吃惊的是,他们发现,接受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比接受前直肠切除术的患者生活质量表现要好,尤其是相对于切除范围较低的前切除患者。具体结果是,接受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较前切除的患者主诉较少的乏力、胃肠症状、失眠、便秘、腹泻,而且体检时有较好的情绪、认知力以及社交能力。但是,结肠造瘘所造成的身体形象问题仍是接受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者根据以上结果和其他研究认为,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固然会给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问题,但是那些接受保留括约肌功能手术的患者同样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因此,作为医生不能低估保留括约肌手术的代价。
据美国学者报道,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的存活的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俄亥俄州克里夫兰临床基金会的专家选取行姑息性大肠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以探讨患者存活的可能的影响因素。
研究人员采用kaplan-meier方法,建立存活曲线。然后对性别、手术年龄、肿瘤位置、tnm分期、肿瘤分化、肿瘤边缘受累情况、肿瘤固定性,以及是否有腹膜、肝脏或远处转移等指标进行了检测。
结果发现,共有377例患者(232例男子,平均年龄64岁)符合研究标准。手术死亡人数为6%。患者的6个月总存活的可能为71%,平均存活期为10.5个月。
研究人员指出,多变量分析发现下列因素具有明显影响作用:年龄、肝脏转移、远处转移、t分期、淋巴结状态、肿瘤分化,以及肿瘤边缘受累情况。
专家认为,对于高龄、具有远处转移、原发肿瘤不能完全切除的患者,应慎重考虑是否采取姑息性晚期结肠直肠癌切除术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直肠癌术后出现局部复发该怎么办? 下一篇:盲肠癌宜被误诊为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