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只懂得肿瘤疾病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却不懂得过度医疗对人体的伤害会更大。医生只告诉前者,却没有告诉后者,因此,使许多肿瘤患者走上误途,进入死胡同,人财两空。本来不能用化疗、放疗的而偏偏用化疗、放疗,或者一年以内,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盲目单用或过量地使用化疗药物,致使病人的免疫力日趋下降,癌细胞迅速扩大,生存质量下降,症状恶化而死。
所谓过度医疗,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肿瘤患者是过度治疗的重灾区,很多病人并非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过度治疗。过度医疗使“治病救人”变成“不治病而害人”。所以说,过度医疗才是潜在的恶性肿瘤。
过度医疗本身就是一种“医疗病”,治理这种病症,也需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从医药卫生体制的角度看,过度医疗的泛滥,主要是由于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强化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使医生收入与其处方行为(给患者开药、让患者做检查)等挂钩。针对这方面的成因,治理过度医疗,就需要加快推进医改,加大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实行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解除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切断医生收入与其处方行为的直接联系。从医德医风建设的角度看,遏制过度医疗的泛滥,则需要对医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信仰培养,在医疗界大力强化以过度医疗为职业之耻、人格之耻的观念。
其次,医疗行政部门应严格监督、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对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严加惩处。以用药为例,去年2月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所遴选药品涵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全部药物和部分常用药物,可以基本满足119种常见病及一些多发病、重大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的需要。有了这部权威的国家药典,监督、规范医生用药,惩治医生开“豪华处方”、过度用药,就有了更加明确的依据。
以加快医改革除过度医疗的体制病根,以职能部门强化监管、严格执法,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完善社会治理格局,三管齐下形成合力,遏制过度医疗必能收到应有的成效。所以说,在门诊一年建立两本厚厚化验单的患者,还有短期内重复进行核磁扫描的患者会越来越少,良性循环的医疗环境天空会越来越纯净。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关于肿瘤患者合理治疗的思考 下一篇:2010年度高考考生该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