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升龙、王米渠《中医心理学》后,深受启发,虽然《中医心理学》这一概念过去没有被正式提到,但它确实是自成体系而客观存在,这个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重视心理因素是中医的基本特点,中医心理学是古老而新兴的学科,但将怎样整理与提高必是当前研究的新课程, 笔者仅就管见所及提出几点看法,就正于同道。?
1.问题的提出
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较全面地论述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先从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来看:“四气调神大论”有阴阳整体论的观点,“灵兰秘典”提出了心主神明论的学说,“阴阳应象大论”以脏象五志论来观察和概括心理现象。“通天篇”以阴阳气血的多少来分析人格先天禀赋与后天特点;“论勇篇”讨论了体质构造与人格勇怯的关系;“本神篇”有对人认知过程精彩的命题讨论;“举痛论”提出了九气致病之说,奠定了七情学说的雏形;“著至教论”强调研究习医心理过程的重要性。……《内经》从篇名上论及到中医心理学内容就更丰富了。“忧恙无言篇”分析了七情病因,“淫邪发梦篇”阐述了梦幻的病机及其与辨证的关系;“大惑论”不但分析了危险环境产生的心理变态,还论证了健忘和多卧的病机。“五过论”、“征四失论”等篇批评了在诊断中忽视心理因素的种种过失……以上例举,可看到古代医学家们对心理因素是十分重视并不断地进行过探索,从理论上可概括为阴阳、五行、七情学说,形成了“中医心理学”的自身系统,它贯穿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环节,实际上已构成了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可见,这一学科在前贤已经开拓过,但我们必须继往开来,不断地吸收现代心理学的营养,努力融会贯通,整理与提高中医心理学,使这一学科不断完善。?
2.它的生命力
祖国医学起源于中华大地,是在东方文化、经济、自然的背景下,长期地发展形成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两大特点,重视心理现象就是这两大特点的表现。整体观念强调“形神一体”,即生理的统一。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这三因制宜中,时间、地理的影响也是通过人的心身而表现出来的。人的心身活动十分复杂,疾病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在辨证上,不仅要细心体察由七情因素引起的疾病,就是一般躯体性的病痛也与心理有关。心理因素与疾病共为始终,如果我们在辨证论治中抽掉了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很难说因人制宜的观点还能成立。故中医心理学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见解,它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它的蓬勃发展大有风起云涌之势,它的强大生命力如雨后春笋,蔚为壮观。近年来,欧美不时掀起“中国热”、“针灸热”,在世界上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有的学者对中医心理学的研究也抱着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先言欧美,美国维舍申在《灵智医学和治病》中主张寻求东方医学思想,指出中医不是迷信,四诊是“灵感诊断法”,治疗中十分讲究心理治疗的效果。日本学者对中医心理学思想较欧美学者体会更深,他不仅在理论上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在临床上经常使用加味消遥散、甘麦大枣汤等方剂治疗心身疾病。总之,从国内外情况看,人们期待我们发掘祖国医学中心理学的宝藏,并加以整理提高,以适应建立“中医心理学”这一新学科的学术水平,乃是我们当代中医学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3.整理的内容
1986年2月王升龙在《中医心理学事业的开创与发展》报告中,提出要整理《内经》和历代医家所阐述的心理思想内容以及历代医家的心疗病案,并强调要吸取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这一任务既光荣而又艰巨,治学首先要求继承前人的成就,但中医书籍达7661种之多,尚未包括私人藏书,面对着如此丰富的宝藏,要将散在其中的心理学及医学心理学发掘出来,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又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和中医心理学的知识,否则寸步难行。还有许多学者认为“整理应从三方面着手,其一是专题文献,如胎教、变蒸、七情、益智方药等;其二是专著整理,对于《内经》、《备急千金要方》等心理学思想比较集中丰富的医籍进行系统地整理,以便于对某个人、某著作或某时代的医学心理学思想深入地探讨;其次是纵向汇编史料,应按历史年代系统地编纂中医心理学文献资料,进而编写出中医心理学发展史”。这些建议显然是正确的,为我们研究与整理提供了借鉴。我们也必须要做这些工作的。?
4.理论研究必须在于提高
任何学科都必须要求提高,中医心理学既有与其它学科一样需整理提高;更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愈好,成果愈大。目前,我认为可以分整理提高与认识实践两步进行。中医的理论来自医学实践中直觉洞察、取象比类、演绎推理,提出理论后,在临床中检验和运用。古医籍众多,这是极其珍贵的,但我们在整理中应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要求把科学与迷信分清。也有同志认为研究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很重要的是本源法,回溯到前人立论的原意,结合今天的认识确定是非,判断取舍。另外,理论研究也用比较法等等。也有同志认为在整理现有理论的同时,应注意浓缩自己的合理内核,逐渐学会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法,进一步升华现有的理论,形成中医学新的理论。总言之,从初级阶段提高到高级阶段。?
祖国医学来源于实践,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资料绝大多数是古人从临床治疗疾病中直接观察而来的,其中一部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和推理而得来的学说,所以临床观察是沿袭已久的主要方法。在几千年的史料中,积累下来的都是个案,由于条件差异或记载详略不等,因此都需要参以新知,作出初步的推断,并在临床中去检验。但个案是中医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张子和的心理治疗,叶天士对心身疾病的治疗,都是从个案观察中得到的记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对当代影响很大的“发生认识论”,就是来自对自己三个孩子的观察。因此个案研究法,在今天仍为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然而,只停留在传统的研究方式和表达形式上,还不能算是完整的科学,它必须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中医心理学欲求随着时代进步,必须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深入专题研究。中医心理学的提高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第一,要确立“中医心理学”这一学科,要有广度、深度地发掘,并加以理论的提高。第二,要建立中医心理门诊,设置病床,深入临床实践,对理论进行检验和运用,先着重抓一些近期有希望突破的心身疾病,如失眠、情志病等。第三,要建立中医心理实验室,去伪存真,得出科学的结论,并在实践中加以提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