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鼻咽癌的产生位置较特殊,初期无症状,易延误诊断;一旦有了症状,病人对症状的忽视、没有及时就诊、接诊医师对鼻咽癌的症状和体征认识不足等均可造成鼻咽癌的延误诊断。由于鼻咽癌发生部位与眼、耳、鼻、咽、喉、颅底骨和颅神经等相邻,肿瘤向临近的不同器官侵犯易发生不同的症状,如头痛、鼻塞、鼻衄、耳鸣、听力减退、复视、面部麻木及颈淋巴结肿大等。
鼻咽癌患者因不同的症状而可能到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神经科就诊,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颈淋巴结炎或结核、鼻炎、副鼻窦炎、中耳炎等。还有1/3病例诊断不出什么病,只做对症治疗。
鼻咽癌易误诊症状:
一、耳鸣耳闷鼻咽和耳朵之间有一条管腔相连,这条管被称为咽鼓管。当鼻咽出现肿瘤浸润、压迫到咽鼓管时,就会导致耳堵塞感、耳鸣,甚至听力下降。这也是不少患者的首发症状。
二、涕血多数患者是在清晨洗簌过程中,用力回吸鼻咽分泌物时发现带血现象,有时还会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这一般是由于肿瘤表面黏膜发生溃破、感染所致。这一症状常常被误认为是“上火”或天气干燥而耽误治疗。
三、鼻塞鼻咽部肿瘤长大后,向前突入后鼻孔时,就会引起鼻塞。不少患者以为是感冒或鼻炎引起的而疏忽大意。
四、持续头痛常表现为持续性偏于一侧的头痛。这是由于肿瘤侵犯颅内,导致脑水肿以及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出现持续性头痛,又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应该先排除鼻咽癌的可能,以免耽误治疗。
五、面部症状肿瘤压迫三叉神经后还会引起面部麻木、吞咽困难、说话咬字不清等问题。不少患者会误以为是神经问题因而去神经科就诊。
六、眼部症状由于支配眼球活动的神经多从鼻咽部前上方经过,当病灶压迫这些神经时,就可能会造成复视,即看东西有重影、眼球外展活动受限等症状。
七、颈部淋巴结肿大约70%的鼻咽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出现颈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甚至等淋巴结已经肿得像鸡蛋大小才去就诊。这其实是鼻咽癌已经转移到颈淋巴结的表现。
鼻咽癌易被误诊为哪些疾病?
(1)鼻咽增生性结节:为鼻咽顶前壁孤立性结节,结节直径一般0.5~1cm,表面覆盖一层淡红色粘膜组织,与周围的粘膜色泽相似,好发年龄20~40岁,有时可发生癌变。
(2)鼻咽腺样体:在鼻咽顶壁有几条纵形脊隆起,两隆起之间呈沟状,表面光滑呈正常粘膜色泽,好发于中青年。如有回吸收血涕、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应作血清vca-iga监测及活检。
(3)鼻咽腔粘膜结核:好发年龄20~40岁,鼻咽顶部粘膜糜烂,伴有肉芽样隆起,与癌很难区分,鼻咽活检可明确诊断。
(4)鼻咽纤维血管瘤:男性青少年多见,主要症状为鼻塞和反复鼻出血。病变主要在顶部和鼻后孔,肿块呈圆形和椭圆形,表面光滑,淡红色或深红色。此瘤可向鼻腔或颅内发展,破坏相应的组织,与鼻咽癌难以区别。
(5)鼻咽恶性淋巴瘤:肿瘤巨大,可侵及口咽或有颈淋巴结转移,须作活检才能鉴别。
(6)鼻咽囊肿:好发于鼻咽顶部,大小如半粒黄豆隆起,表面光滑,半透明,活检时可有红白色液体流出。
造成鼻咽癌误诊的患者原因:
第一是盲目求医,由于患者依据突出的症状选择就诊专科,如头痛为主,常选择神经内科,出现颈包块则选择外科,复视看眼科,张口困难到口腔科。
第二是患者对疾病感觉有差异,向医生提供的材料与实际病情并不一致。不少患者是由他人发现其颈部包块后,又当作淋巴结炎来处理,延误了诊疗。
第三是病人讳疾忌医,有的家庭经济困难,怕影响工作,或对医院有恐惧,或不相信医生诊断,直到病情严重时才求医,甚至有的患者认为鼻咽癌是不治之症,采取躲避态度,一次活检未发现肿瘤细胞,就拖延下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确诊鼻咽癌的常用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鼻涕带血要注意排查早期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