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它们各有千秋,在医学领域各尽所能。很多读者会问治疗肿瘤到底是应该信中医还是信西医。笔者作为一个从医多年的医疗工作者,在这不妨引用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来回答:“中西医相结合,中、西医既可单独尽其所能,又能相互结合取其优点"。这其中,中医的治疗作用尤其不可忽视。
中医学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正是有理论指导的防病治病体系,而医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防病治病,保护人类的健康。一般来说,中医辨证论治分为三大阶段,即诊察阶段、辨证阶段、论治阶段。从肿瘤治疗角度而言,诊察阶段很好采用西医诊断,即西医辨病,再辅以中医辨证论治;这样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既去掉西医“只诊察疾病及器官,而不诊察病人"的短处,又去掉中医抽象没有量化的不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西医相结合,各起半边天作用,相互协同,共同攻克癌症,造福人类。
治疗上,中医多以 “和”为主。和法在八法中,主要的作用和意义是以和解、解郁、疏泄、调和作用的药物组成,具有调节气机,扶正祛邪、和解少阳、调和肠胃、谓和肝脾等作用,因此方药治疗癌症,使患者能在短时期内尽快恢复人体的正常机能。
此外中医在治疗癌症中,常用扶正固本、益气养血、疏肝健脾等办法。而现代西医学也认为:扶正固本不仅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而且还能调动内源性生物因子参与清除癌细胞,与外源性的生物因子制剂相配合有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结果的作用。尤其是扶正固本,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生长过程是机体内正邪斗争消长的过程,也就是正气先虚然后瘀毒互结引起的病变,所以扶持正气、固本培元是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之一。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治疗癌症时,要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治病要求治本,采取扶正固本的方法,使其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功能达到相对协调平衡。扶正培本治则包括:补气养血、健脾补胃、补胃益精等。常用药物有人参、黄芪、当归、黄精、白术、淮山药、熟地黄、白芍等药物,具有增强机体抗病、防病能力。成药则可以选用扶正固本胶囊、参灵胶囊等抗癌等药物。
形成癌症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气滞血瘀。在病因上,长期心情不愉快,心态不平衡,就会造成肝郁气滞,日久变成气滞血瘀。另一方面,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导致气虚,也会变成血瘀。血瘀凝聚日久形成肿块,肿块长期不除就形成邪热瘀毒互结。因此,治疗恶性肿瘤,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但很重要的是化瘀解毒,常用药物有莪术、山慈菇、鸦胆子、马钱子等,成药有慈丹胶囊等。
总的来说,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斗争的丰富经验总结。在肿瘤的治疗上中医有着自己的特色。而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机体各个部位发生肿瘤却可以得到明确诊断,特别是手术、放疗、化疗技术在20世纪以来取得了长足进展,使癌症治疗的治疗结果有相当程度的提高。西医主要是针对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医主要是调节病人体内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获得有效的治疗结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什么是中医分子靶向治疗? 下一篇:肿瘤治疗新模式:“四位一体”